新闻动态   News
联系我们   Contact
搜索   Search
你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如何有效建立猪场生物安全防疫体系

2015-5-28 15:35:49      点击:
生物安全体系就是为阻断致病病原侵入畜群群体、确保畜禽健康安全生产而采取的一系列的防范措施。在生物体外杀灭病原微生物,降低机体感染病原微生物的机会和切断病原微生物传播途径,提高猪群抗病能力的一系列措施。这些措施能达到降低动物感染病原微生物的压力。生物安全体系几乎涉及了养猪的全过程。
  谈到猪场的生物安全,许多猪场生产人员认识度不够,大部分都认为做好消毒就是猪场生物安全的防范措施。生物安全体系是指:猪场选址、生产工艺建设、引种、防疫、消毒、人员管理、车辆管理及更深层次抗病力育种等等都可以列入生物安全防疫体系建设中来,并且现在提倡绿色健康养殖,众多猪场因为没有完善的生物安全体系来控制疾病,导致发病用药,导致现在药物成本增加,屡屡出现药物残留事件。

1、生物安全体系基础
  1.1场址选择:猪场的选址要远离交通主干道,离其他畜牧场、屠宰加工场、畜产品交易点、居民区至少5公里。同时最好有山坡、树林、湖泊等天然屏障隔离。新建场要考虑以下问题:1、附近10公里内猪的总头数及10公里范围内猪场数量。 2、猪场周围地区猪的密度。3、其它可能污染源如:屠宰场、垃圾场、污水处理场、病死猪处理场、化学化工场等。4、地势地形。5、主要公路情况。6、其他动物的养殖。7、当地气候条件。8、50公里内是否曾经是重大猪病疫区。这些都是新建场必须考虑问题,如果存在漏洞,将来都会给生产带来重大影响及严重经济损失。
  1.2.1科学生产工艺流程设计:根据场地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布局,比较理想的应为三点式或二点式的猪舍。三点式的分为配怀和分娩舍区、保育区、生长肥育区,其间至少相距500 米以上。二点式的,母猪生产一处,保育与生产肥育又一处,或母猪生产与保育在一处,生长肥育另分一处。每个区域都要有病猪隔离舍(或隔离区)与正常猪间隔100米以上。并且设计全进全出饲养模式。
  1.2.1根据规模设计生产线:超过1000头基础母猪应合理分配生产线,最好为500头母猪一条生产线,同样是多点式饲养,母猪区域、保育区域、育肥区域分三点或两点饲养,但是母猪群体分多条生产线生产,在母猪区域设计中最好有单独的后备母猪培育生产线,因后备猪后代抗病能力差,后备母猪淘汰率高,很多猪场都是由后备猪混入生产群后发病。如果是种猪场,保育区和育肥区应种猪和商品猪分开饲养。
  1.2.3猪场周围要建围墙和排疫沟:每个猪舍之间和猪场周围最好有水系相隔,便于疫病控制,围墙最好用砖砌,高度2.5m,离猪舍至少20m。
  1.2.4猪场最好分四个区:即生活区、生产区、生产辅助区和外来车辆消毒区。生活区内设置办公室、宿舍、食堂、洗浴设施等,生活区必须相对封闭,只留二条通道与生产区相通。生产区内设置各种类型的猪舍和通道。生产辅助区是为生产区服务的各种设施,如:饲料加工厂、水泵房、水塔、配电房、备用电源、维修房等。病从口入,很多疫病都是由外来车辆带入,特别是收购淘汰猪车辆、病死猪运输车、肥猪车,有条件可以在猪场1公里以外设置冲洗消毒房或外来车辆和本场车辆对接区域。
  1.3自繁自养模式:自繁自养能够保证场内猪只相对封闭,新病不易引入,而且长时间的饲养,对自己猪只的老病也会心中有数,防治起来比较容易。如有种猪引入,严格执行隔离适应程序。
  1.4进入生产区有淋浴消毒设施:生活区进入生产区必须经淋浴消毒,更换场内工作服才能进入,淋浴房分为三个区:生活区更衣室、淋浴室、生产区更衣室。淋浴间建造在生活区与生产区交界处,划分明确的脏区和净区,淋浴前所有衣物,鞋帽和私人物品在脏区保管,裸体充分淋浴,香波洗发后进入净区穿上生产区专用内外衣物鞋帽进入生产区;同样,出生产区前必须在淋浴间净区脱去所有生产区专用内外衣鞋帽,充分淋浴后在淋浴间脏区穿上个人衣物进入生活区;生产区专用内外鞋帽必须在生产区清洗消毒后生产区保管;除非得到兽医许可并经过严格消毒,任何私人物品(包括手机,项链,MP3,MP4,相机等)不准进入生产区。
  1.5出猪台设施:在猪场的生物安全体系中出猪台设施是仅次于场址的重要的生物安全设施,也是直接与外界接触交叉的敏感区域,因此建造出猪台时需考虑以下因素:1、猪只只能单向流动,杜绝猪只返回现象。2、设置禁区,生产人员禁止跨越规定区域。3、出猪台的设计应保证冲洗出猪台的污水不能回流到生产区。4、出猪台远离猪舍。5、保证出猪台每次使用后能够及时彻底冲洗消毒。 
  1.6全进全出:全进全出、批量生产、小单元生产,尽可能做到同日龄范围内的猪只全进全出。能够做到彻底清洗消毒。
  1.7猪舍内外净道与污道分开:走过污道后绝不在没消毒的情况下走净道。舍与舍之间要有专用的转猪通道,转猪前后都要对通道、猪只、猪舍充分消毒。
  1.8设置净区和污区:净区和脏区的概念是相对的概念,不同的区域其含义不同,相对于整个猪场区域,猪场以外是脏区,以内是净区;而在猪场内部区域,生活区是脏区,生产区是净区;相对于生产区,凡是猪群活动的区域(赶猪道&圈舍)是净区,其他区域是脏区;针对料道是净区,粪道是污区。

2、病源控制
  2.1消毒:进猪前,彻底清洗、消毒所用栏舍,至少空置7d后,再转进新猪。清洁栏舍可用高压水枪,同时结合应用洗涤剂,以便使附在地面的有机物松散开来而被洗净。做好此项工作,可以杀灭95%以上的有害微生物。冲洗过程中,尽可能使用高压水流(21~42kg/cm )。进猪后每周带猪消毒1~2次。使用消毒剂要注意控制温度,不能用50℃ 以上的热水稀释消毒剂,以免降低消毒效果。但还应注意的是,多数消毒剂在温度低于l7℃时,每降低3℃,会降低消毒效果50%,大扫除做到每月两次可以大大减少病原菌,对全场环境消毒做到每月两次。
  2.2病猪处理:每栋猪舍应预留病弱猪栏,一旦发现病猪立即转到病弱栏内。经2 d治疗未见好转的,立即转入病猪隔离舍治疗。防疫治疗期间做到一猪一针。
  2.3其他动物及昆虫:老鼠、鸟、寄生虫、蚊蝇、狗、猫、鸡、鸭等这些生物多数带毒而本身不发病,但它们的存在却对猪场生物安全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如老鼠是钩端螺旋体病的带毒者,谷物收割季节容易被老鼠传染给猪只。夏季蚊蝇滋生,是乙脑、附红体的高发季节,猫狗是弓形体病的传播者,鸟类是衣原体的传播者,而且鸟类、禽类还能携带口蹄疫病毒,而其自身不发此病。要建立其他动物及昆虫的清除和杀灭计划和制度。
  2.4车辆控制1、生产区用于转猪或运送饲料的车辆禁止离开生产区。2、运送饲料和运输猪只的车辆做到专车专用,禁止混用。3、任何车辆入场前,必须经过严格彻底的冲洗消毒。4、场外车辆清洗消毒应距场l公里以外处设立清洗消毒点,经过严格消毒后才能靠近猪场。5、运送猪只做好做到对接。6、病死猪运输车应远离猪场。
  2.5通过基因标记技术来选育出成活率高、抗病、生命力强的品种品系。

3、场内外交涉及投入品控制
  3.1人员控制:只有生产人员与管理人员才允许进入猪场,所有人员必须住在生活区内。休假人员回场必须经过3天的隔离,并经过淋浴消毒后才准许进入生产区工作。外访人员须经过消毒在远离猪舍一公里以外接待,且只能在生活区办公室内办理业务。严格限制人员进入养殖场,杜绝外来人员的参观;非猪场人员,如确实需要进入生产区的,经批准并经洗澡、全身更衣后方可进入猪舍,并由场内工作人员引导,按指定的路线行走,不得到处走动。本场内各猪舍的饲养员禁止互相往来;技术人员进入不同猪舍要更换衣物,严格消毒,加强卫生消毒,是防制交叉感染。
  3.2物品控制:任何物体从场外进入场内都有可能携带病原,而给猪群带来威胁,因此必须注意控制和严格消毒。如:药品、工具、设备、易耗品等等,最好是崭新的并且经过熏蒸消毒才能带入生产区。场内禁止使用有可能污染的物质,禁止携带肉制品入场和食用。
  3.3饲料控制:饲料是直接与猪群接触最频繁的物质,根据统计数据表明,猪群80%以上肠道健康问题与饲料有关,因此控制饲料及其原料,加工和运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生物安全风险,可以明显降低猪群健康问题的发生几率,主要考虑以下因素:1、饲料中禁止添加除鱼类加工品以外任何动物源性原料(包括猪牛羊骨粉肉骨粉,血粉,血浆蛋白粉和奶源性制品);2、饲料运输车专车专用,禁止运输猪只和其他动物和污染的物品;3、禁止饲料车禁区生产区;4、猪场应对饲料供应商进行生物安全评估。
  3.4垫料控制:未经允许不准给猪只私自使用垫料,如确实需要,要在兽医了解垫料情况后选择性使用。
  3.5引种控制:一定要对引入群体进行血清学检测与本场疾病进行比对,如果健康差异过大,要重新选择引入群体。严格实施隔离及适应程序确保安全引种。
  3.6生物制品控制:合理选择疫苗和更换新疫苗,慎用组织苗、生化肽类疫苗。不使用健康无保证精液。
  3.7水源控制:猪饮用水标准应和人食用水标准一致,并且常年检测大肠杆菌数量和管道衍生物冲洗和消毒。
  3.8药品使用:使用药物目的是为了减少继发感染和抗病毒提升猪本身抗病能力,而不是用来治疗疫病。当猪场发生疫病时应合理使用抗生素等药物,来帮助减少该疫病所带来的损失。但基于食品安全考虑,场内应尽量少用抗生素,禁止使用大量抗生素饲料、添加剂或生长刺激剂,提倡使用绿色添加剂和酶制剂。

4、合理完善制定免疫程序
  4.1如果场址附近有猪场,可以鼓励在场址周围2KM范围内的猪,针对特定疾病疫苗的免疫和相同疫苗与免疫程序。
  4.2根据本场情况合理选择疫苗,并且程序合理。
  4.2.1选择疫苗时应考虑一下因素:1、应激:油剂疫苗应激比较突出。自家苗甲醛应激和固定肌肉,导致肌肉萎缩现象。  2、安全性:自家苗灭活性和实际效果。3、基因重组:有部分疫苗和本场疾病出现基因重组现象,导致新的毒株病原出现。4、避免接种无意义疫苗。4.2.2制定免疫程序要考虑一下因素:1、疫苗与疫苗之间间隔,最好在1周以上,母猪群1月内接种疫苗最好不要超过3次。2、病毒疫苗和病毒疫苗尽量避开、两个活疫苗尽量避开,所有疫苗尽量单独使用,避免干扰免疫效果。3、仔猪免疫程序最好结合抗体检测调整免疫日龄,避免母源抗体干扰。4、疫苗最好都要加强免疫。5、及时接种季节性疫苗。
  4.3免疫注射注意事项:1、免疫接种做到一猪一针避免交叉感染。2、普免疫苗做到无漏防。3、油剂疫苗接种前回至室温在接种。4、活苗稀释液和活疫苗应在同等温度下进行稀释。确保抗原无温度影响。

5、完善生物安全防疫制度
  拥有良好的生物安全环境,还需要一下规章制度共同制约来完成,如:《日常消毒制度》、《车辆消毒制度》《员工休假制度》、《门卫制度》、《防疫制度》、《引种制度》、《病死猪处理制度》、《重大疫病预案》等。
  总之:生物安全体系涉及到养猪全过程,同样也是猪场的命脉,以上只是生物安全体系中的一部分,真正完善生物安全体系,是需要每个养猪从业人员高度重视日常的生物安全意识,做好每个细节,才能使养猪安全生产,提供绿色环保猪肉贡献人类。